湖南蔡氏文化传播网

主办单位: 湖南蔡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微信网站

微信

蔡氏历史(三)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蔡氏文化

作者:蔡氏文化传播网 时间:2024-04-22 10:37:03 点击量:82

清代蔡氏

蔡士英家族:蔡士英(?—1674)字伯彦,号魁吾,出生于宁远.先祖江苏宿迁人。少年时的蔡士英十分聪明,机敏过人.他自幼随父学习儒家经典,文章出众,人称“状元”.从军后,作战勇敢,办事殷勤,不久提为守备.明崇祯十五年(1642),锦州城被清军占领,蔡士英随祖大寿降清,授世职牛录章京.顺治元年(1644)二月,任佐领,兼理参领.六月随都统石廷柱、叶臣、英亲王阿济格到山东剿农民起义军.不久又随叶臣到山西招抚农民起义军.顺治二年(1645),随阿济格出征陕西,立有战功.又随贝勒博洛征浙江,平定福建.至顺治五年(1648),蔡士英在福建一带屡屡立功,巩固了清朝的统治,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.不久,又升为副都御史.顺治六年,任正白旗汉军副都统,因功又授兵部右侍郎、兵部尚书.顺治九年(1652)四月,授其为江西巡抚.当时境内一些地方由南明皇帝朱由榔所封的侯爵、总兵控制,蔡士英派兵征剿、派员招抚.他剿广信农民军杨文吉、吉安地方武装刘京等,很快使境内安宁.他倾听下属建议,疏陈兵后荒芜,请除荒田赋额十万八千五百四十顷有奇;又以瑞、袁二府科粮偏重,疏请蠲瑞属浮粮九万九千馀石,定袁属赋额自一斗六升七八合减至九升三合.又疏论铜塘封禁山不宜开采,咸为民所颂.寻改漕运总督,加兵部尚书,免缺丁五十九万余,又免瑞州浮粮十余万石.
清兵攻克南昌城后,同年即派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蔡士英来抚江西.时滕王阁已毁,绅民切盼重建,蔡士英乃顺应民情,捐俸再造.经六年筹措,于顺治十一年(1654)十一月动工,集资重修滕王阁,次年正月竣工落成.重建之阁,蔡士英撰有《重建滕王阁自记》:“江流不改,景物犹存.第时有盛衰,故事有... ”蔡士英是一位颇有见地的巡抚,对新建之阁的坐向作了调整,由面向正南改为面向正西,恢复唐阁、宋阁面对西山之旧观,以览江山之胜.其规模亦不逊于明崇祯年间重修之阁.他有鉴于“江西之好,亦赖文章为助;古今不朽之业,其必有藉以存”,乃亲撰《征诗文檄》:敬祝城中才子,尤希宇内名人得以“共集千秋之盛事,不昭一代之宏文”,征集到诗文460余篇,辑为《滕王阁集》,堪称一时之盛.滕王阁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,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.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,东为“江山入座”, 西为“水天空霁”,南为“栋宿浦云”,北为“朝来爽气”,这些内容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。


顺治十二年(1655),升为漕运总督,驻淮安(今江苏淮安)管理漕粮的取齐、上缴和监押运输,同时兼巡抚淮阳等处.蔡士英到任之后,看到农民赋税沉重,生活艰难,便带领几个官员重新刊正《赋役全书》,删除不合理的条款,重新印刷,发给各级官员,以表示永远照此办理,不得无凭无据,乱行征赋,受到了人民的欢迎.顺治十八年(1661),因病回北京调养.康熙五年(1666),他与儿子蔡毓荣回到宁远祭先茔,乞望他母亲夏太夫人安卧海滨风水宝地,保佑着他的儿孙升官、腾达.蔡士英看到古城内正重修大士庵,便捐金五十两.应僧人圆福所请,为庵撰写《大士庵法像记》碑文(见《兴城县志》艺文).康熙十三年 (1674)因病而卒,生前,着有《抚江集》、《督漕奏议》.江西南昌祭祀他,称为名宦廉吏,淮安则建祠祭祀.康熙四十四年(1705),清圣祖玄烨南巡,知道蔡士英为大清所做的贡献,便为该祠题匾一块,上写“奏绩东南”.当地官员制成巨匾,悬于祠之檐下门额。


蔡毓荣(?—1699),字仁庵,祖籍宁远卫,属汉军正白旗,为兵部尚书、漕运总督蔡士英次子.蔡氏家族文武兼备,戎马倥偬之余,留下千古文章.尤其突出的是,其女蔡琬,不仅有文采,而且懂政治,实为封建女子之鲜见. 蔡毓荣,初授佐领,兼刑部郎中.寻授御史,兼参领,迁秘书院学士.康熙初,授侍郎,历刑、吏二部.九年,授四川湖广总督,驻荆州.蔡毓荣有治理才干,政绩突出.累疏言:“四川民少田荒,请广招开垦.招民三百户,予议叙,垦田五年,起科”;“四川冲要营员用沿边例题补”;“移驻官兵子弟得入籍应试”.并下部议行.在担任云贵总督时,提出了“治滇十疏”,涉及开荒、理财、防盗、军制等,这些举措在当时颇为睿智,也受到了后世的称赞.


蔡毓荣富有卓越的军事才干. 十二年,吴三桂反,毓荣遣沅州总兵崔世禄率兵入贵州,夷陵总兵徐治都、永州总兵李芝兰继进,上命速遣提督桑额守沅州.寻授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大将军,率八旗兵讨三桂,驻荆州,谕毓荣督饷.十三年,分设四川总督,命毓荣专督湖广,以招民垦荒功,加兵部尚书.三桂破沅州,世禄降.常德、澧州、长沙、岳州相继陷.部议毓荣当夺官,命留任.寻居父丧,命在任守制,督绿旗兵进剿.毓荣令副将胡士英等分防江口.叛将杨来嘉据南漳,屡出掠,令襄阳总兵刘成龙御之,战屡胜.广西提督马雄降三桂,腾书两广总督金光祖,言毓荣将率绿营兵赴岳州降三桂.光祖密使告毓荣,毓荣以闻,请解任,命殚心供职,毋以反间引嫌。


十四年,勒尔锦请增绿旗兵援、剿二营,领以两副将,命毓荣统辖.十七年,毓荣督造战舰成,率绿旗兵五千,从大将军贝勒尚善进攻岳州,与讨逆将军鄂纳等以舟八百馀入洞庭湖,击三桂兵,大败之,发炮沈其舟,歼寇甚众.遣将舣君山,载土伐木塞诸港.分兵屯三眼桥、七里山,绝寇转粮道.寇犯我粮艘,夹击,复大败之,斩级千馀.会三桂死,其孙世璠以丧还.师克岳州,进定长沙、衡州.十八年,疏言:“湖南境惟辰州尚为三桂守.枫木岭、神龙冈两道皆险隘.我师疲顿,当小休.俟粮草克继,会师进攻.”上命给事中摩罗、郎中伊尔格图传谕曰:“贼败遁负险,宜用绿旗步兵.毓荣所属官兵强壮,不难攻取险隘,剿除馀寇.其具方略以闻.”毓荣疏请专责一人,总统诸路绿旗兵水六并进,上即授毓荣绥远将军,赐敕,总统绿旗兵,总督董卫国、周有德、提督赵赖等并受节制.十九年,督兵分道出枫木岭、辰龙关,水师并进,克辰州,再进克沅州,并复泸溪、溆浦、麻阳诸县.大将军贝子彰泰与会师,自沅州入贵州境.彰泰疏言绿旗兵已与满洲兵会,若各自调遣,虑未能合力奏功.上命毓荣军机关白大将军.寻与卫国督兵克镇远、思南.世璠将夏国相等以二万人屯平远西南山,分兵据江西坡,坡天险,国相为象阵.我师迫险攻象阵,不能克,毓荣以红旗督战,众奔不可止,师败绩.越二日复战,鼓众奋进,国相弃险走,遂克贵阳.二十年,从彰泰下云南,次曲靖.会师进薄会城,屯归化寺,夺重关及太平桥.世璠将余从龙等出降,诇知其虚实.赵良栋师至,趣进攻,毓荣军大东门.世璠自杀,城下.云南平.毓荣还任湖广总督.康熙十四年(1675),蔡毓荣率绿旗兵征讨“三藩之乱”,后领衔绥远大将军,总统绿营,他一路冲锋在前,英勇善战,先后败吴三桂部于岳州、长沙、衡州、辰州、贵阳、云南.立下卓越战功.次年,累上疏论云南善后事宜,言及蠲荒、理财、弭盗、军制等十数事。


十二年,吴三桂反,毓荣遣沅州总兵崔世禄率兵入贵州,夷陵总兵徐治都、永州总兵李芝兰继进,上命速遣提督桑额守沅州.寻授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大将军,率八旗兵讨三桂,驻荆州,谕毓荣督饷.十三年,分设四川总督,命毓荣专督湖广,以招民垦荒功,加兵部尚书.三桂破沅州,世禄降.常德、澧州、长沙、岳州相继陷.部议毓荣当夺官,命留任.寻居父丧,命在任守制,督绿旗兵进剿.毓荣令副将胡士英等分防江口.叛将杨来嘉据南漳,屡出掠,令襄阳总兵刘成龙御之,战屡胜.广西提督马雄降三桂,腾书两广总督金光祖,言毓荣将率绿营兵赴岳州降三桂.光祖密使告毓荣,毓荣以闻,请解任,命殚心供职,毋以反间引嫌。


十四年,勒尔锦请增绿旗兵援、剿二营,领以两副将,命毓荣统辖.十七年,毓荣督造战舰成,率绿旗兵五千,从大将军贝勒尚善进攻岳州,与讨逆将军鄂纳等以舟八百馀入洞庭湖,击三桂兵,大败之,发炮沈其舟,歼寇甚众.遣将舣君山,载土伐木塞诸港.分兵屯三眼桥、七里山,绝寇转粮道.寇犯我粮艘,夹击,复大败之,斩级千馀.会三桂死,其孙世璠以丧还.师克岳州,进定长沙、衡州.十八年,疏言:“湖南境惟辰州尚为三桂守.枫木岭、神龙冈两道皆险隘.我师疲顿,当小休.俟粮草克继,会师进攻.”上命给事中摩罗、郎中伊尔格图传谕曰:“贼败遁负险,宜用绿旗步兵.毓荣所属官兵强壮,不难攻取险隘,剿除馀寇.其具方略以闻.”毓荣疏请专责一人,总统诸路绿旗兵水六并进,上即授毓荣绥远将军,赐敕,总统绿旗兵,总督董卫国、周有德、提督赵赖等并受节制.十九年,督兵分道出枫木岭、辰龙关,水师并进,克辰州,再进克沅州,并复泸溪、溆浦、麻阳诸县.大将军贝子彰泰与会师,自沅州入贵州境.彰泰疏言绿旗兵已与满洲兵会,若各自调遣,虑未能合力奏功.上命毓荣军机关白大将军.寻与卫国督兵克镇远、思南.世璠将夏国相等以二万人屯平远西南山,分兵据江西坡,坡天险,国相为象阵.我师迫险攻象阵,不能克,毓荣以红旗督战,众奔不可止,师败绩.越二日复战,鼓众奋进,国相弃险走,遂克贵阳.二十年,从彰泰下云南,次曲靖.会师进薄会城,屯归化寺,夺重关及太平桥.世璠将余从龙等出降,诇知其虚实.赵良栋师至,趣进攻,毓荣军大东门.世璠自杀,城下.云南平.毓荣还任湖广总督. 。


蔡毓荣善于管理地方事务.二十一年,调云贵总督.累疏区画善后诸事:“一曰蠲荒赋.云南陷寇八载,按亩加粮.驱之锋镝,地旷丁稀,无徵地丁.额赋应予蠲除,招徕开垦.二曰制土夷.前此土目世职,不过宣慰,三桂滥加至将军、总兵.初投诚,权用伪衔给札,今当改给土职.旧为三桂夺职者,察明予袭.三曰靖逋逃.三桂旧部奉裁,徵兵散失.八旗仆从,兔脱鼠窜.宜厚自首赏,重惩窝隐.所获逃人,量从末减,庶闻风自归.四曰理财源.云南赋税不足供兵食.地产五金,令民开采,官总其税.省会及禄丰、蒙自、大理设炉铸钱.故明沐氏庄田及入官叛产,均令变价,以裕钱本.田仍如例纳赋,兵弁馀丁,垦荒起科,编入里甲,俾赋有馀而饷可节.五曰酌安插.逆属尝随五,当遣发极边.若仅受伪衔,并未助逆,宜免迁徙.六曰收军仗.私造军器,应坐谋叛论罪.土司藏刀枪,民以铅硝、硫黄贸易,皆严禁.七曰劝捐输.云南民鲜盖藏,偶有灾祲,无从告籴.请暂开捐监事例.八曰弭野盗.鲁魁在万山中,初为新习阿蒙土人所据,啸聚为盗.内通新平、开化、元江、易门,外接车里、孟艮、镇元、猛缅.三桂授以伪职,今虽改授土司.仍宜厚集土练,分驻隘口,防侵轶为患.九曰敦实政.兵后整理抚绥,其要在垦荒芜,广树蓄,裕积贮,兴教化,严保甲,通商贾,崇节俭,蠲杂派,恤无告,止滥差.州县吏即以此十事为殿最.十曰举废坠.各府州县学宫,自三桂煽乱,悉皆颓坏.今宜倡率修复.通省税粮,既有成额,宜均本折定,留运驿站,酌加工食,俾民间永无派累.”疏入,廷臣议行.别疏言:“督标旧额兵四千,请增千为五营.吴三桂设十镇,今改为六.在迤西者:曰鹤丽、曰永顺、曰楚姚蒙景,在迤东者:曰开化、曰临元澄江、曰曲寻武沾.”“中甸旧辖丽江土府,三桂割畀蒙、番互市.今互市已停,蒙、番所设喇嘛营官未撤,宜令土知府木尧仍归其地”。


蔡毓荣体恤百姓.康熙十二年,蔡毓荣担任湖广四川总督时,有不少百姓上武当山烧“龙头香”.烧“龙头香”非常危险,龙头很窄,在万仞峭壁上悬空伸展,百姓稍有不慎,就会粉身碎骨.蔡毓荣遂下令禁烧“龙头香”,并立碑于龙首石的华表旁边.碑文告诫人们,真正的神恩泽众生,即使你不烧一炷香,不丢一文钱,只要你是真诚的,照样有求必应。


蔡毓荣还注重保护文物古迹.康熙十三年(公元1674年), 总督蔡毓荣主持“补葺”黄鹤楼.康熙二十年(公元1681年)黄鹤楼遭雷击起火,因当年及时扑救,损失较小.蔡毓荣曾写过《重建诸葛忠武侯祠碑记》一文,其中提到了他对位于荆州的诸葛亮祠堂的保护,不仅捐款,还亲自题碑. 康熙十七年,蔡毓荣还亲笔撰写了《重建湖北当阳县显烈祠记 》.
蔡珽,宇若璞,号禹别,(?-1743)汉军正白旗人.云贵总督蔡毓荣之子.生于康熙初年,别号松山.蔡珽自幼聪明,习武读书,孜孜不倦.稍大后,又钻研医书,颇懂医道.康熙三十六年(1697),考中进士,授以检讨,因其学识渊博,为人正直,晋升为翰林院掌院学士,兼礼部侍郎.当时,皇四子胤禛为雍亲王,知道蔡珽善医道,派人请来召见.蔡珽不愿巴结,竟谢绝而不去.有人劝他,何不乘此机结交,以利将来.蔡珽说:“凭才能为国家做事,何须结党营私!”康熙六十年(1721),四川巡抚、总督年羹尧去见四皇子胤稹,胤稹又想起蔡珽,便让年羹尧去蔡珽处,表示请医之意.蔡珽知年羹尧贪婪、暴虐,不愿理他,又推辞.康熙六十一年(1722),年羹尧总督川陕.皇上命蔡代理四川巡抚,召见蔡珽于避暑山庄.蔡珽赶到山庄,拜见康熙,见四皇子胤稹在一旁,人们传闻说四皇子与众皇子不合,所以蔡珽对四皇子有看法,拜见后便离去。


不久,康熙去世.蔡珽上书新皇帝雍正,劝其节哀,以国事为重.并提出优待八旗,逐步从西边撤军等建议,以便稳定人心和军心,雍正开始器重蔡珽.雍正二年(1724),年羹尧上奏皇帝,说蔡珽阻挠采矿.雍正帝下诏,逮蔡珽到北京,亲自审问.蔡珽毫不惧怕,申诉道:“年羹尧假公济私,贪婪无度,而且残暴无比,损害国家利益,地方官民怨声载道.请皇上明察.”雍正帝知蔡珽耿直,虽有前嫌,心中不悦,但毕竟是皇帝,需有度量.况且蔡珽忠于朝廷,拥护雍正的新政,又因为他在四川做出过许多成绩,便不追究其罪.说道:“按大清律法,你罪当斩.但是告你者年羹尧是朕的亲戚,不能让他倚仗皇威.今朕免你之罪,臣工说你耿直无私,不善阿腴,为官清正.朕授你为左都御史兼都统,晋兵部尚书.”蔡珽谢恩.蔡珽成为雍正最信任的高级官员之一,不久,升任为直隶总督.当时正值直隶水灾成患,民不聊生,灾民四野.蔡埏率官员深入灾区,了解灾情,请示朝廷,免除灾区赋税,发放赈灾粮食、银两,雍正帝均批准.大水退后,蔡珽组织地方官、民、兵修复河间、静海等地的城池.又奏请朝廷,将天津漕米万石运到保定,以平价卖给灾民.在他的治理下,灾区人民得以安定,赞他为“蔡青天”.雍正帝升其为吏部尚书.几年之后,蔡珽因罪被雍正忍痛下狱.乾隆登基之后,蔡珽家人为之申诉冤情,乾隆下诏赦免其罪.(还有材料介绍,雍正初年曾赈直隶灾荒以印券给贫民,以工代赈,屡被参劾免官. 雍正时,四川知府程如丝以银6.6万两、金900两贿赂四川巡抚蔡珽,得以擢升为四川按察使.雍正五年(1727)判斩监侯.乾隆八年卒) 。


蔡珽善诗,着有《守素堂集》.他还研究佛教,着有《楞严会归》一书,共十卷。

 

蔡琬:字季玉,女,锦州蔡士英孙女、蔡毓荣女,高文良继室,著有《蕴真轩小草》;蔡,字若璞,号禹功,别号无动居士,又号松山季子,锦州蔡士英孙、蔡毓荣子,著有《守素堂诗集》。


蔡琬属汉军正白旗,绥远将军蔡毓荣之女,云贵闽浙江两江总督、户部尚书高其倬之妻.尽管蔡琬母亲身世坎坷和蔡琬作为高其倬的“继室”进入高家,但她“明艳娴雅,淹贯群书”,以渊博的知识在高其倬的政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,被诰封为一品夫人,也被世人誉为“出泥清莲”.历史巨着《清史稿》记载,“高其倬妻蔡,名琬,字季玉,汉军正白旗人,绥远将军毓荣女也.琬谙政事,其倬章疏文檄每与商榷.”夫妇实为闺中良友.其现存诗歌皆“掷地有声者.”蔡琬不仅工诗词、通政治,而且明于世事,有《蕴真轩诗钞》二卷、《蕴真轩诗余》一卷行世.沈善宝《名媛诗话》评其“闺阁中具经济才者,诗笔极其雄健.”其词中亦多悲凉慨郁之气.与其诗一样,皆力避闺阁中忸怩作态之嫌。


蔡焕奄家族。蔡焕奄(公元1822-1891年),祖籍福建东石玉井(今晋江东石)人,族谱记载是蔡十郎的后裔,生于道光壬午二年,卒于光绪辛卯十七年,享年70岁。居福州南台中洲尾。世经营义春船头行和干和干果行,乐善好施,培养谊子黄培松。黄于清光绪六年(公元1880年)赴京会试,高中庚辰科武状元,时传为美谈。蔡焕奄因此授封为奉政大夫。


蔡世远家族:蔡世远(公元1682-1733年),清学者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书法家。福建漳浦人。康熙年间进士改庶吉士。为李光地器重,经他推荐参与分修《性理精文》。因母病返闽,受聘主讲鳌峰书院。订立学约,其教以立志为始,以循序体察为致知之方,以敦本立诚为力行之要,有成就者众。雍正元年(1723年)受诏入京,授编修,入直尚书房。迁礼部侍郎,礼部尚书。卒谥文勤。其博览经史,继承二程(程颢、程颐)、朱熹的学说,又深入研究周敦颐、张载等名家之说,致为有用之学,是“闽学派”的骨干。雍正《制祠》称他:“研究于天人、性命、砥砺乎理学、文章”,“克探濓、洛、关、闽之蕴”。编着丰硕。《清史稿》卷290蔡世远传。其子孙世代为官,蔡长澐,有“第一清官”之称。海内外人才辈出。


蔡新家族:蔡新家族是清代蔡氏家族中影响很大的家族,蔡新官居极品。蔡新,福建漳浦人。乾隆进士,历任工部、礼部、吏部尚书,拜文华殿大学士。他人品端正,学问深醇,在朝任职达四十多年,是当时一位极受尊重的著名文臣。他奉敕校四库全书,细心尽责,即使是方技杂书也不轻易忽略。他授任四库全书馆正总裁,而《四库全书》编纂十来年,蔡新默不作声地不知亲自校阅了多少文卷。蔡新著作有《缉斋诗文集》。此外,还精于书法。蔡新家族庞大,子孙后代为官,后裔在海内外各界人才辈出。


历史上的蔡氏家族 - 西山堂宿迁牌坊蔡氏 - 西山堂宿迁蔡氏


蔡攀龙家族:金门蔡攀龙,字君宠,又字君龙,祖籍同安人。以捕盗有功,升海坛游击,旋调澎湖右营,干隆二十五年(公元1787年)领兵治台湾。时台湾总兵柴大纪驻军诸罗被困,他前往援救,遇伏兵败,与柴大纪守孤城。大军至才得解围。为嘉奖他能誓死坚守,改县名为嘉义。升为台湾总兵官,官至福建水师提督,卒后被列为紫光阁。还有祖籍晋江,清朝在台湾居住的有父子都督蔡蓍、蔡子龙。澎湖游击蔡威俊等。


蔡廷蘭家族。蔡廷蔺,字香祖,号秋园,清嘉庆七年(1802年)出生在彭湖厅双头乡。十一岁参加乡试中举,十三岁时补弟子员。道光十一年彭湖遭受大风灾之害,十二年兴泉永道周凯奉命调查账灾,蔡廷兰特作《急账歌》详细陈述灾情惨状,受到周凯以“海外英才今见之,如君始可与言诗”诗文称赞,并手录《读书要决》送之,逢人就赞其为才子。因此,八闽名流都知道彭湖蔡生的大名。道光二十四年他进京会试一举进士及第,分发江西做官,时年仅十八岁。道光二十九年,任峡江知县;咸丰二年升为考官,不久调任水利同知;咸丰三年调任峡江,六年出任丰成知县,九年升建昌府同知,逝世于任上。他先后在台湾主持引心书院、崇文书院,培养了许多人才。着有《海南杂着》。


琉球蔡崇家族。蔡崇为一世的《蔡氏族谱》,修撰于清康熙十一年(公元1672年)。当时,中山王尚贞“念效命诸臣勤劳可佳,恐岁月已深,致灭其功,爰命群臣各修族谱,永垂为例”,于是蔡氏十世蔡彬奉命纂修家谱,以“使祖宗世系序昭穆辩功德着也”。但由于“犹属草创而未及悉详”。这部大宗谱以“讳崇为元祖”世系简表如下:
崇——滚——璟——宝——迁——瀚——朝器——(火亘)——坚——彬——炳——埙——垣——懿——禧——修——吉——选——元


台湾蔡清琳家族:蔡清琳,北埔支厅月眉社(台湾新竹峨眉乡)人,曾任巡捕,日军侵占台湾后在日本镇压和威胁下,台湾同胞在铁蹄下屈辱生存,“高压只能叫人闭眼睛,却没有办法逼人睡觉。”光绪33年(明治40年,1907年),当时日本台湾总督佐久间派日军和日警对山胞进行武装镇压,激起了大科嵌山胞的反抗。蔡清琳就向山胞宣传,组织了“复中兴会”号召人民起来把日军全部打出台湾去,接应祖国军队在台湾登陆,先占领新竹为根据地,接着逐步光复台湾,成为台湾的主人。正式成立义勇军,并外出秘密招义民四百多人,占领了鹅公髻警察分驻所、一百端分驻所、长坪公驻所、大窝分驻所、太平分驻所。蔡打起了“安民”和“复中兴总裁”两杆大旗,率众冲进北埔支厅杀死北埔支厅长和支厅的日本人。消息传到台北日本总督府,佐久间总督立刻派守备队一中队和警察120名赶到新竹北埔镇压。蔡率义勇和山胞200多人到距新竹十里之地的水仙仑迎战,因寡不敌众而溃散,在香界蔡清琳被杀。蔡部被日军枪杀81人,义勇11人。1944年台北“帝国大学”学生抗日运动的领袖就是蔡恕,他聚众准备起义,被日寇逮捕近千人,蔡恕惨受酷刑,死于狱中。

(图片文章内容来源宗亲提供或互联网,蔡氏文化传播网转载,旨在传播蔡氏文化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!!)